首页 校长论坛

临海市大洋中心校单明芳:法自然·画童年

  • 秘书科
  • 2022-04-21 16:40
  • 阅读 547
分享到:

法自然·画童年:小学文化德育新样态

临海市大洋中心校  单明芳

文化德育,即以文化为载体,搭起文化与德育的桥梁,形成文化与德育的合力,形塑学生自觉、美好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法自然·画童年”,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描画、成就健康、多彩、快乐的童年。我校以“法自然·画童年”为理念引领,提出“文化德育”的概念并展开校本研究,以切实发挥文化的德育功能。

一、定位与确立文化德育目标

在把握德育客观规律、理清德育共性内涵的基础上,融入“法自然·画童年”文化特质,形成立体型文化德育目标。

1.架构总目标

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基础,结合在地文化、本校优势、学生特点,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通过一系列文化德育实践行动,实现文化德育的四个总目标,即:健康阳光的身体、明理至善的品德、多才多艺的素养、能说会道的样态。

2.解构分目标

以年级段为序列,逐级分解四大德育总目标,规划文化德育实施路径,形成序列化文化德育发展分目标。

3.细构小目标

细化年级目标,帮助学生确立个人基础性目标和挑战性目标,形成个性化文化德育目标。

二、架构与丰盈文化德育阵地

学校利用队室文化、班级文化、空间文化、社团文化,打造了全方位文化德育阵地,充分发挥文化隐性功能。

1.构建队室文化

学校致力于德育工作创新改革,打造了高品质文化德育阵地。

学校队室命名为“自任乐园”,即自由自在、个性飞扬的乐园。学生在“自任乐园”自发学习队知识、自由策划队项目、自主开展队工作、自足营造队环境……形成“我的队室我创设”的良好氛围。

1.png

(图1:“自任乐园”文化设计)

2.打造班级文化

学校采取“年级整体规划,班级自主创设,学生人人参与”的方式进行班级文化打造。

各班级在各年级的统一主题下自主创设班名、logo、班训、特色班牌等,教室布置展示了丰厚的教育资源。

(图2:仁智教室文化设计)

3.创设空间文化

学校努力让每一处空间都体现“法自然·画童年”特性,让建筑变得有趣、温暖,能传达特有的文化内涵。

以“龙顾园”构建为例。“龙顾”,书院名。“龙顾园”,即“国学园”,以“仁、智”为主题架构,园中央“司南”雕塑,表象为古代指南针,象征着做人做事都要有正确的方向。

(图3:学校空间文化设计)

4.发展社团文化

学校充分发挥作为台州市少先队实践基地、台州市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大洋小学分中心、台州学院博士工作站的优势,精选校级社团、精耕大学生社团、精进社会社团。整合学校师资、外部专家、家长资源和学生代表等多方力量,成立社团开发与审议委员会,负责管理社团开发与审议工作。

根据校本实际与生本实际,学校开设“校级——年级——班级”三个层面的社团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

(图4:社团文化设计)

三、策划与实施文化德育活动

成功开展了“三色”“四季”“五自”文化德育活动,使其校本化、特色化。

1.形成了“三色”文化德育活动

“三色”文化德育活动包括:红色传承、绿色滋养、蓝色梦想系列活动。活动以色彩为意象,将优秀文化、民族精神、核心素养与活动有机融合,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生发生态理念、助力思辨创新。

(1)红色传承——红色基因植根心田

“红色传承”文化德育活动旨在将爱国主义、地方特色、校本红色基因相结合,培育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者。

2020年5月,学校开展了“畅享红五月·洋小‘云’放歌”拉歌活动。活动实时直播,实时互动,多形式、多场景、多平台呈现了传承红色经典的文化德育大课。活动得到师生、家长好评,活动报道被浙江省少先队队刊官方公众号、地市级教育平台转载。学校每年都举办庆国庆主题系列等活动,抒发爱国情。

(图5:“红色传承”活动)

(2)绿色滋养——生态体艺提升素养

“绿色滋养”文化德育活动旨在树立生态理念,分享阳光精神,助力学生自然成长。

每年11月,学校举行秋季阳光体育活动,设计开幕式、进行式、闭幕式等,涵盖师生活动,彰显阳光体育、文化体育精神。

2020年“中国水周”,学校举行了“点点节水,有我先行”文化德育活动,成功帮助全体学生深化了节水意识。

(图6:“绿色滋养”活动)

(3)蓝色梦想——科学精神助力思辨

“蓝色梦想”文化德育活动旨在培育学生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精神。借助“科学嘉年华”“创客大篷车”“stem课程”等活动,点亮科技之光,护航智慧成长。

(图7:“蓝色梦想”活动)

2.凝练了“四季”文化德育活动

“四季”文化德育活动以季节为单位,包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整合文化德育元素,凸显育人功能。

(1)春生:“天然图画 山水年华”活动

2018-2021年,学校依托“府城”临海自然、人文条件,举行了四届“法自然·画童年”之“山水年华”文化主题活动。

(图8:“天然图画·山水年华”主题活动)

2)夏长:“和合文化 快乐研学”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主题研学活动。2021年11月,学校开展“童心共筑强军梦”军事素质拓展研学活动。2019年12月,学生走进临海市博物馆开展“精巧制秤·踏实做人”研学活动,了解相关知识,学习制作工艺,感受民俗风情。

17.png

(图9:“和合文化 快乐研学”主题活动)

(3)秋收:“琪水农场 乐享丰收”活动

2018-2021年,学校已举办四届丰收节系列活动,创设“琪水农场”,为学生提供学会耕耘,懂得收获的平台。

(图10:“琪水农场 乐享丰收”主题活动)

2020年9月,学校举行“行节俭之道·启凌云之志”节俭主题文化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发扬勤俭节约的作风,养成健康文明的习惯。

4)冬藏:“博观约取 德育游习”活动

基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体发展特点、身心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学校举行德育游习活动。学生制作手工书画,录制新年贺语,猜字谜,赢礼品,收到校长亲笔贺卡,增强了学生的过程体验、活动体验和幸福体验。

3.总结了“五自”文化德育活动

2018-2021年,学校开展了三届“五自”文化德育之星推选活动。

“五自”文化德育活动包括:生活自理、学习自主、安全自护、言行自律、心态自强。各年级开展各有侧重的文化德育活动,评选五自之星并宣传,举行总结表彰大会。

20.png

学校借助多方力量,提升学生文化德育获得感。在学校的倾力支持下,2018-2021年,大洋小学已连续四年在台州市小学生生存技能和安全素养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21.png

四、开发与建构文化德育课程

为使文化德育常态化、高效化,学校精心打造文化德育课程。

1.系统整合了总课程

文化德育总课程即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的内容提炼整合,形成系统化、精品化的德育内容。

22.png

(图11:“法自然·画童年”课程园体系)

2.个性开设了子课程

文化德育子课程以“府城元素”为载体,开设“大小结合、长短兼修、定选并行”的文化德育立体课程。

(1)讲究“大小结合”:“府城大课”和“书法微课”

参考《府城漫步》,结合乡土教材《家乡临海》,开发六大系列学科整合课程《府城大课》。

“书法微课”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写字》为教材,依托学校独特资源,构建微课程。目前,该微课程已在浙江省教育资源网中作推广。

24.png

(图12:书法微课视频截图)

(2)重视“长短兼修”:“四节”长课和“时事短课”

开设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等“四节”长课。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开设不同形式的时事短课。

25.png

(表13:“法自然·画童年”定选课程之《“四节”长课》)

26.png

(表14:“法自然·画童年”课程园之时事短课)

(3)实施“定选并行”:定选课程和任选课程

定选课程含府城大课、书法微课、四节长课、时事短课。任选课程以学生自选、跨班、走读的方式实施,每周安排两课时(低年级为1课时)。

3.创意开发了小课程

主要包括文化德育活动小课程、文化德育实践小课程,致力于课程特色化、校本化。

27.png

(表15:文化德育小课程)

五、形成与铺展文化德育评价

文化德育评价以科学高效的评价体系为依托,利用多主体、多维度、多形式的评价方式,使评价结果反向改善方法,促进文化德育可持续发展。

1.基于文化德育的记录信息来评价

利用钉钉、微信等平台,开展文化德育过程评价。建立《文化档案袋》,按实践类型、次数、时间等项目进行记录评价。以自我评价为主,辅以教师、组长、家长、服务对象、社会单位等他评方式,指导学生反思和改进。

2.基于文化德育成果的展示成效来评价

组织开展文化德育才艺比赛。低年级以“个人行为常规”为主,中高年级开展以“文化素养”为主题的比赛。设置文化成果展示平台,将文化成效可视化。

3.基于文化德育目标的达成结果来评价

每学段结束时,结合学生的《文化档案袋》,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根据学生情况反馈进行目标修正和改进。

4.基于文化德育制度的考勤来评价

舍弃不适的、完善不足的、新建必须的,不断强化制度保障,并出台相应管理细则,形成多层次、网络化、全覆盖的德育制度。


上一篇: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李士敢:同心协力谋发展 下一篇: ​临海市中心幼儿园黄志华:且在儿童理想国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