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桥镇中学董米聪:点燃心中好学之光,照亮教育成长之路
- 2022-06-02 09:21
- 阅读 275
为真正了解我校学生当前的学习现状,今年三月份,我们对初三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
目标制定方面:73.4%的学生认为自己有理想,但只有17.2%学生是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制定计划的,56.2%学生有目标但计划笼统或根本无计划。
学习兴趣方面:只有13.1%的学生自认为对学习有很强或较强的兴趣。
刻苦程度方面:27.2%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刻苦。
注意力方面:只有19.2%学生认为自己上课时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57.8%学生认为自己容易走神。
自信心方面:只有9.2%的学生是非常自信的,24.8%的学生比较自信,49.4%的学生说自己不太自信,16.6%的学生很不自信,甚至自卑。
数据显示,我校初三学生能在思想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学习兴趣低,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及持之以恒的行动力,但他们又常因自己没有充分学习或遭受挫折而陷于盲目后悔、自责状态。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学生发展的需求不足,主动意识不够,自我要求不严,即缺乏发展的内驱力。
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作为教育应该追求的最终方向。为此,我们专门召开了主题论坛,群策群力,终于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校努力构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和谐的人文环境,开展大合唱比赛、经典诵读比赛、书法比赛、好书阅读会等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开展学生进文化礼堂、文联进校园、敬老院送温暖、急救知识培训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我们期望良好的校园氛围,对学生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创新多元评价方式
不唯分数论,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创新多元评价方式。教学线,设立金银铜奖,进行三星评比、优秀家长评选;德育线,开展优秀寝室评选活动、推选身边的小雷锋;体艺中心,创设3vs3篮球赛、校园体育节、国际跳棋校园赛、校运动会等系列特色活动等。我们以“多元评价”为杠杆,以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各种展示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多维选择的空间,全面助推学生的多元成长。
三、创新激励方式
2021学年开始,学校推行了一套全新的激励方式——“美食代金券”。文明班级获胜者、循环红旗获得者、三星评比优胜者等均可以领取到一定面值的“代金券”。此“代金券”可以在学校美食节中充当现金使用,也可以置换币值相等同的礼物。此“代金券”是我们学校教育评价的载体,借助这个载体,学校将各种评价实施了有机整合,由德育和教学两条线共同推进。具体操作中,我们既关注各种素养的形成性评价,同样也关注到学科教学的增值评价。试行下来,我们一致认为此种灵活的激励手段确实有利于营造比学赶超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氛围。那除了“代金券”奖励外,我们还设置免作业卡、免责卡,与校长共进晚餐卡等各种精神层面上的商品供同学们选择。
四、科学的人生规划指导
正确的目标能催人奋进,有助于驱动个体学习及其认知能力的提升。为此,我校特地聘请全国知名励志演说家凌宇老师,分批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召开人生规划指导课。凌老师引导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前提下,结合系统、专业的职业测评,找寻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
另外,我们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为学弟学妹做励志讲座,组织优秀学生参观名校,邀请班主任针对班级学生特点,有的放矢:A层学生侧重于985、211大学的介绍及优秀校友人生逆袭的故事;B层学生侧重于激励他们树立信心;C层学生则帮助他们分析今后的职业与就业方向,分析众多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总之,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寻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五、塑造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教师的积极引导是最有效的途径,所以我们需要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分层次予以转化、培养:
1)对五年内退休的老教师:通过座谈会的形式,从课堂常规、德育管理两个方面入手,和与会的教师一起,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工作条例,并要求中老年教师以此为标准,抓常规、保基本、守底线。
2)对中青年教师:力求能向上突破。以赛促进,开展教师教学评比活动,如“教学之星”“凤启之星”等;聘请专家,对这层次的教师开展学术讨论会议;选培一批骨干教师,使他们在本职岗位上脱颖而出,承担起学科带头人的任务。
3)分配五年内的新教师:我们帮助他们制定职业规划,明确职业发展方向;通过“雏凤学校”具体的考核,用青年教师解题析题比赛、粉笔字大赛、演讲比赛等方式建阵地、学方法、强助力、抓考核;学校也为他们搭建各种学习平台,如观摩课、公开课、读书会、教学经验交流等,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努力提升。
我们深知,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在于学生,也在于教师,只有充分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充满生机的育人环境,才能促使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长效持久。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