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长论坛

回浦实验中学金卫明:把双减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能做些什么?

  • 秘书科
  • 2022-06-02 09:41
  • 阅读 348
分享到:


曾记得十年前,我去接读小学一年级女儿时,女儿班同学个个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从校门口走出,那时的她们个个笑魇如花,可是没过几年那笑容就不见了踪影,是谁偷走了她们的笑容?是学业压力?是以学习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还是……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双减”工作的重视与决心,同时也反应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孩子压力过大、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过少,这不但不利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甚至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到了必须“双减”的时候了。

可真正到“双减”落地实施的时候,家长们却开始担忧,甚至成了“双减”落地的“阻力军”。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家长的思维定势,没有根本性转变,依然把学业成绩成为衡量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特长,成绩不是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道德品质才是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只要孩子道德品质优秀,她就是好孩子。

其次,担心“双减”后,教学质量下降,从而导致孩子学业成绩下降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展。其实智力是只是智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智育是五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所倡导的是在“五育并举”前提下发展孩子的智力,而不只偏重孩子成长的某一个方面。

再次,担忧周末空余时间太多,会让孩子染上玩手机、打游戏等坏习惯,于是家长就想尽办法给孩子开小灶,私下里找人给孩子补课,反而成了“双减”的“阻力军”。这种担忧本情有可原,却殊不知孩子不好习惯的形成根源是缺乏关心、关爱,缺少沟通,缺乏意志品质教育,这些不是补课所能够解决的,只有家长更加关注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才能实现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家长的担忧总是客观存在的,只有纾解家长的忧虑,才能让教育“内卷”的现象得到改善,才能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地。那学校能做些什么呢?我认为可以做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开办家长学校,转变家长教育理念,形成家校协同效应。

学校开发家长学校课程,邀请家长来校学习。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让家长明白:

1.义务教育阶段让孩子自信、阳光、健康地成长是最重要的。离开了身心健康谈学习成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孩子塑造意志品质、健全人格,形成正确三观的时候。所以我们教育的重点应该培养有责任担当、有爱心、有孝心、有毅力的人,即做好人,做好人比读好书更重要,健全的人格品质是读好书的前置条件。

3.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天赋,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不以成绩论英雄。就像一幅漫画中描绘的:用游泳技能作为尺度来衡量爬树的猴子、奔跑的猎豹、飞翔的小鸟然后强迫它们去学习游泳,那么富有天赋的猴子、猎豹、小鸟反而失去了他们了它们的本能。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课程的理念传递,当家长与学校达成育人一致性,教育效能才能实现最大化。

(二)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双减”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提质增效。只有教学质量提升了,家长才不会担忧,才会配合“双减”工作,才能让“双减”落到实处。提升教学质量教师是主体,教师的理念和教学水平提升了,教学质量才会提升。学校可以用两个办法较快的改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

1.组织教师阅读经典书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了许多经典教育教学著作,如《帕夫雷什中学》《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阅读这些经典书籍,可以让我们教师醍醐灌顶,少走弯路,不让错误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发生,摈弃那些落后的、甚至错误的育人理念。2.结合校本研修,邀请一线教育专家现身说法,让教师思维在碰撞中“于无声处听惊雷”,豁然开朗知践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校还可以采取多样的集体备课模式、教学论坛、主题集体备课、抽签上课、二次磨课等各种形式给教师创造互学互鉴,不断磨砺提升的机会,只有教师成长的快,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才会水到渠成。

(三)开发拓展课程、组织周末“走进大自然亲子活动”。

1.学校开出拓展课程,拓展课程可以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有展现自己除学习以外的才能机会,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同时又能减轻学生的压力,有利于学生自信、阳光、健康地成长。让家长见证自己孩子变得更加自信、阳光,不再那么叛逆,家长自然会改变自己的育人理念。

2.积极鼓励各班开展周末“走进大自然亲子活动”,通过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关系更融洽,让孩子感受家长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可以让家长变得像孩子一样有童心,只有当两颗心走在一起,才会彼此理解,沟通才不成问题。周末组织亲子活动既能消除家长对孩子周末无事可做,进而养成坏习惯的担忧;又能够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陶冶情操,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获得知识的乐趣。

(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会学习是一种能力,教育要授人以渔。学校可以总结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编订《学习方法谈》小册子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鉴;一阶段后可以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让每一位学生学会学习,为他们终生学习奠基。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必须自觉担当落实“双减”主阵地的使命,多管齐下创新“双减”措施,真正做一些实在和有用的事,让孩子自信、阳光、健康地成长,让家长放心,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一篇:临海市教师进修学校金崇东:坚守初心使命 促 下一篇: 江南街道中心幼儿园吴美芬:幼有所育,幼有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