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长论坛

临海师范附属小学王荣尧:和谐教研 携手奋进

  • 秘书科
  • 2022-06-02 09:53
  • 阅读 390
分享到: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双减’工作”“整体提升教育发展质量”,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是办学的生命线,“双减”可持续的关键就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要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向同行。为了将减负提质落到实效,根据学校的现状,我校建设“小”“实”“精”教研组,提升教师的素养,打造一支敬业、专业的教师队伍,让课堂变常态为优质、优质成为常态,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机制完备

1.教研制度规范化

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形成了与学校实际相适宜的一系列健全的教研工作制度,内容涉及:学习制度、备课制度、反思制度、听课、评课制度、课题研究等8个方面。形成更为开放、有效的学科教研机制,从而保障了教研组活动的正常有效地开展。

2.教研活动常态化

每学期初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组活动形式多样,有理论学习、课堂研讨、观看名师录像课、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思维导图设计、说课比赛、命题讨论、教学质量分析、课题研究汇报等,让教研活动不仅成为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展示的舞台,还成为老师们积累教科研素材的资料案例库。

3.教学资源多样化

教研组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收集了大量的教学案例、网络课件、试卷素材、课题研究资料、专家讲座、学科培训资料,充分利用资源网站自学或集体培训,逐步与市内外优秀教学接轨,与时俱进,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二、工作创新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学过程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的研究。我校教研组组紧紧围绕“学为中心“,依托学校省地市三级课题,历时五年实践探究,创新出校本教研的新样态——年级组轮换教学研讨。年级组轮换教学研讨,是以年级组为单位,轮流交换班级开展的教学研讨活动。它以同课同构异班的模式开展,以主题式课堂观察为途径,以聚焦式反思讨论和学科组研讨为载体,在比较分析中多角度、全方面地掌握真实而丰富的学情,继而基于学情改进课堂教学,改进教师行为,最终实现以学促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

image.png

(一)年级组轮换教学研讨的实施路径

1.确定主题。确定学校、学科组、年级组三级研讨主题(《一次关于校本教研主题确立的研讨实录》)。

2.任务分工。(1)确定上课人员及其任务。(2)确定观察人员及其任务。

3.同课同构。(1)确定课题。年级组围绕主题确定要上的课题。(2)确定课堂观察内容。(《临师附小“学为中心,聚焦学习”五个维度、十个观察点》)。(3)集体备课。年级组教师集体完成教学设计,围绕观察点,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使课堂观察更具针对性。

4.轮换教学。(1)调整功课。(2)上课及观察。聚焦主题,开展教学,记录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观察结果的呈现一定是“具体细节的描述”。(3)年级组讨论。结合观察结果与分析开展讨论,聚焦年级组各班的共性与差异。讨论的结果,以“问题”或者“建议”的方式出现,由执教教师集中进行汇总,形成文字资料,供年级组老师学习使用(《年级组轮换教学研讨观察表》)。

5.跨级研讨。每个学期,学科组需组织各个年级组轮换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具体的流程是:(1)分年级组汇报活动主题、过程及结果。(2)学科专家点评与引领。(3)布置后续研究的方向与任务。

(二)年级组轮换教学研讨活动的创新

1.现实层面的推广价值。年级组轮换教学研讨,通过教师之间角色互换,激活教研动力。轮换,让年级组各班教师互换角色,让各班学生互换角色,让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互换角色,从而打通年级组各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壁障,将教研活动的触角深入每个班级,每个学生,更加透彻地发现问题和亮点,彼此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2.理论层面的创新意义。我们的研究虽然立足于形式的创新,但目的在于转变校本教研的内容,从而改变教师的育人理念,推动学教方式的有效变革。从传统教研只研究“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转变为研究“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从传统教研只研究“一位教师、一个班级”转变为研究“多位教师、多个班级”;从传统教研只研究“公开课”转变为研究“日常教学”。运用形式的创新助推教师学教方式的变革,为校本教研的改革提供借鉴价值。

三、引领教改

1.积极开展作业改革。

近五年,学校以“作业改革”为校本培训的主题,以语文组的作业研究为范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全方位的作业改革,邀请张志伟、陈佩莉、章宏俊等专家作作业改革专题讲座,开展作业论坛,举行作业设计比赛……学校通过大组研修等活动带动作业结构、数量和品质等方面的优化,开发尊重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的多类型、适切性作业,体现作业设计的整体性、稳定性与层次性。例如:日常作业聚焦小研究、小游戏,实现学科作业的研究性、实践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和融合;寒暑假作业改变假期做题的机械性学习,引导学生从阅读、运动、科技、文化几个方面进行实践与研究,让假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依托教研组,打造集教育教学、科研和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发展学习与研究共同体,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本学年,结题四项:冯玲辉省级课题《学为中心视野下校本教研的转型》结题,另有三项台州市课题结题;本学年,以双减为研究方向的台州市课题立项四项……

3.积极承办各类活动。

学校做好顶层设计,围绕三大工程:引领新入职教师专业成长的“青蓝工程”,以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的“骨干工程”,以教学名师、德育名师培养为重点的“名师工程”,建立“金字塔型”教师队伍,各教研组搭建平台,借助校内外多维研修平台,极承办各级各类教研活动,采用混合式、浸润式、参与式、案例式等多种培训方式推进教师培训,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近年来,省市教研员余琴、李彩娟等专家对我校的研训工作给予高度的肯定,本学年,语文教研组被评为台州市先进教研组,学校老师素养提升迅速,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我们将不断学习创新,全方位创建一流教研组,力争达到“精品附小 临海一流”的目标。

上一篇:杜桥镇中心校虞选清:也谈“双减”下学校作 下一篇: 巾山教育集团林国斌:孝敬教育让德育回归本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