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桥镇中学杨英友: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实效性探索
- 2022-07-06 17:31
- 阅读 381
一、分层走班的指导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教学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开展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是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体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分层走班教学的意义
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模式下,由于学生思维能力、认知水平、个性品质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两极分化严重,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消化不了”的情况,到九年级时特别严重。分层走班教学不是快慢班,它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促进学生整体优化”,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同一科目同时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分别去相应层次班级上课,原有的行政班保持不变。我校作为临海市第一批分层走班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立足现实开展调研。
三、分层走班教学的困惑
由于我校每个年级平衡班只有4个班级,如果全科全员 都进行走班,师资有限(如果有教师出差或者请假,课务安排极为不方便),况且教室有限(一个班级只有一个教室,没有多余教室可以用来走班),都严重制约了分层走班方案的实施.通过对该课改方案的调研和出外考察学习 ,发现还存在以下困惑:
1.走班后,单独作业纠正、辅导如何及时进行?虽然可以有集中AB作业辅导,当部分学生出现作业或基础落实问题时,很难及时解决,学生分散四个班。
2.班主任工作量加大,班主任只有一个,而原来5个搭班老师变成10个搭班老师,如何及时沟通了解本行政班学生情况?
3.班主任身份特殊,既是行政班主任也是任课老师,不仅要费时了解本行政班所有学生学习情况,同时作为任课教师,还要费时了解A或B中的其他班学生,那么该班主任哪来时间研究分班后的教学和题目?
4.单教A或B,授课和复习侧重点不同,不利于AB老师交流比较、资料共享、难题探讨等。A班老师无法全面搜集资料,B班老师帮助A班老师搜集,又因没有教A班不知道是否对症,资料无法合理利用。
5.走班后任课老师没有具体班级,四个行政班如何竞争比较?没有比较怎么发现不足?怎么能促使任教老师更加负责达到凝心聚力?
6.教改形式重要,实质更重要,如果质量提升建立在工作量加倍、压力加倍的基础上,教师身心疲惫,缺少时间和心情研究教学和自我提升。
四、分层走班的思路的确定----实施文理分科走班
经过班子成员任课教师多轮的反复研讨和观摩学习,曾先后多次到秋瑾中学、绍兴柯桥实验中学、绍兴文理学院附属中学、鲁迅外国语、安昌中学参观学习,参加省分层走班教学改革现场会等。 重点关注他们的走班模式、核心课程分层、拓展性课程选课 分层教学、分层作业……结合实际我校的学情,发现小规模学校实施文理分科走班有以下优势:
1.任教的学生不变,班主任工作量未加大,任课老师仍与原先搭班老师联系,学生问题能及时交流解决。
2.班主任有更多时间与学生、搭班老师、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两个老师分教A班,有竞争比较,能相互促进,利于问题探讨、资料共享,优势互补。
3.任课老师对原先所教学生比较了解,能够有侧重地提升,培优补差。
4.同一个任课老师所教学生有A B差异,能促使老师思考因才施教,分层教学。
五、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实施
1.分层原则:学生自愿、家长参考、教师指导、定期流动。
2.明确分层走班教学的操作模式
分层走班的班级称为教学班,原班级称为行政班,将八年级4个班全部打散,按每个学生的语文英语组合学科成绩、数学科学组合学科成绩、发展潜力和学习态度重组4个教学班,其中学科成绩相对较好的组成2个“A层”教学班称为乐学班,学科成绩一般的组成2个“B层”教学班称为勤学班,两个层次的学生采取走班形式由语文、英语和数学、科学老师分别上课。
3.学生分层依据
乐学班: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较好,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及以上;
勤学班:知识基础中等,接受能力一般,学习积极性一般,成绩中等及以下。3、分层走班教学的师资配备
每个任课教师都要任教二个层面的学生,即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教师必须乐学班、勤学班各任教一个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
4.分层走班教学的教学管理
(1)组织建设:相对于行政班而言,分层走班的班级称为教学班,班内设一位班长,负责教学班的班务,主要包括:上课的点名、纪律的维持和日常的卫生监督等工作;教学班每个学科设2个课代表且分别来自不同的行政班,负责收发原行政班同一层面学生的作业、加强与老师的信息交流等工作;任课教师是教学班的班主任,做好教学班的管理工作;学生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仍然由行政班班主任负责做好。
(2)动态管理:新教学班的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在学期期中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意见及学生意愿,实行“微调”。
5.分层走班教学的教学要求
(1)课堂教学内容的分层模式
根据教材难易度的差异,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要求每层学生都能掌握;第二类是知识点的运用,第三类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乐学班的学生除完成教材和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外,还可适当拓展。勤学班的学生降低起点,保证完成教材和课程标准最基本的要求。
在教学方法上,对乐学班的学生重在引领,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对勤学班的学生要降低起点,铺设阶梯,分解难点,让学生在老师的帮扶下,进得来,上得去。
(2)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分层模式
乐学班:教学目标①培养兴趣,增强信心;②注重学法指导,全面落实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③培养自学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策略: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策略、经验;内容适度扩大;深度适当加大;多点变化,多点综合,多点自主,多点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勤学班:教学目标①过好知识点关;②培养兴趣,增强信心;③扎实基础;④落实教科书的基本要求。教学策略: 难度适当降低;速度适度放慢,补缺漏,补方法;少变化,多反复,多示范,重基础,教方法,常反馈,多鼓励。加强重点辅导
6.分层走班教学的分层作业
由于课堂教学目标有所不同,为巩固所学内容的作业设计应有所不同。勤学班学生:基础题加巩固练习题或补差题;乐学班学生:基础题加巩固练习题或综合提高题;当然,鼓励勤学班学生挑战综合提高题,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六、实施方案的反思
在2017年正式实施分层走班的教学改革模式下,我校的教学质量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2018年中考128人,后20%率为14.84%,排名全市第6. 质量指数排名全市第9;
2019年中考生数159人, 后20%率为26.25%,排名全市第14名.其中上台中6人,回浦2人,大田8人------
但是在如何更加有效地落实分层作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分层走班教学真正起到实效。为此我们班子开学初集体研究决定这学期教学的探索重点为分层作业研究:把本校的校本培训的主题定为-----分层作业的设计;加强集体备课精选作业,加强校级交流学习成功经验;加强课改理论学习、组织培训、邀请专家讲座、购买相关书籍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今后在课改路上,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坚持文理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优化小组合作的管理模式,紧扣分层教学、分层作业两个主抓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细化作业管理,落实“双减”,真正做到提质减负!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